作者:认识韦尔斯利
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爱马仕在几年前出过一款丝巾令人印象深刻,有马在太空翱翔。浩瀚宇宙,灿烂星河,吸引着那些仰望星空、壮志凌云的姑娘们。
王亚平就是这样一位姑娘,她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女航天员和神舟十号飞船的女航天员,她还是中国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第二位女航天员。
她也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凯蒂·科尔曼,曾执行过两次航天飞行任务,并在国际太空站生活了6个月之久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隔空祝福王亚平,她在视频中说:
“环顾四周,他们都是男性。
他们和我们看起来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的想法也不相同,但我认为这对于太空任务来说很完美。
因为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着各自的才能为任务做出了贡献。”
当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
科尔曼说,太空同样也属于女性。
韦尔斯利83届校友帕米拉·梅洛伊也是一名宇航员,她8岁时看到阿波罗登月的消息时,就萌发了遨游太空的梦想,但那时女性还不能当试飞员。但她凭借自己的执着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她曾三次随美国航天飞机升空,在浩瀚宇宙遨游38天,并在其中一次航天飞行任务中,担任指挥官。
作为一位优秀的宇航员,她也因此获得2006年韦尔斯利杰出校友奖。
帕米拉·梅洛伊曾经来过中国,她参加了2013年北京大学与韦尔斯利合作举办的“培养女性领袖,世界因我而不同”论坛,并作为主讲嘉宾与大家分享了她在太空38天的生活经历。她说:2001年当她在太空中飞行时,仪表盘显示路过中国时她还在和大家招手,只是地球上都看不见。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等人文景观,但能看到哪里是山川哪里是河流,晚上还可以看到地球的灯光,这些灯光显示人类在哪里居住,令人非常兴奋。
帕米拉·梅洛伊在韦尔斯利学的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双专业,大学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地球和行星科学硕士学位。
1991年,她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空军试飞员学校,并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个被选为试飞员的女性。在担任了几年试飞员之后,她从4000多名申请者脱颖而出中被选为美国宇航局的20名宇航员之一,并成为全世界第三个驾驶航天飞机的女性。
帕米拉·梅洛伊的小学妹艾比盖尔·哈里森也是一位从小梦想做宇航员的姑娘,她有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宇航员艾比。她很小的时候起就梦想成为第一个登上火星的人,并创建了非营利组织"火星一代 ",倡导人类太空探索,鼓励有航天梦想的女孩子学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她是2019届韦尔斯利毕业生,专业是俄罗斯地区研究和她自创的天体生物学。对了,专业是可以自创的。
她入选了福布斯30 Under 30榜单,今年1月,企鹅兰登书屋出版了哈里森的一本书,书名为 《Dream Big》(《梦想远大》),出售本书的所有收益都将捐给她创建的非营利组织 "火星一代"。
世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是苏联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她于1963年6月16日进入太空,她当时年仅26岁。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是刘洋,她于2012年的6月16日进入太空,执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
美国第一位女宇航员叫萨利·赖德,她于1983年6月18日进入太空。
萨利于1951年5月26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是家里两个女儿中的姐姐。尽管她的父母都没有科学或工程学方面的任何背景,但父母从小就鼓励她去勇敢探索自己的兴趣。
她1973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专业为物理学与英语文学双专业。其后继续在斯坦福深造,先后获得物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萨利申请去NASA工作。在数以千计的申请者中,萨利被NASA选中,作为NASA历史上首批选拔的六位女性宇航员人选,她从1978年开始接受宇航员专业训练。
1983年6月18日,32岁的萨利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太空飞行,参与第七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搭乘的航天飞机是“挑战者”号。
正是这架名叫“挑战者”号的航天飞机却在三年后也就是1986年不幸爆炸失事,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也许因为麦考利夫的加入,观看现场直播的孩童比成人要多,有将近一半的观众是中小学生,他们亲眼目睹了惨痛灾难的发生。
麦考利夫是一位来自波士顿的社会学老师,她是从1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中的,她参与美国宇航局一项名为“教师进入太空”的项目,本来计划在太空给孩子们上课。不幸的是,麦考利夫最终没能实现她的梦想。
美国第一位女宇航员萨利因为自己童年受益于父母让她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的经历,一直致力于对儿童,尤其是女孩的科学教育。2001年,她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萨利·赖德科学基金”,并实施了“月球相机”(MoonKam)项目,该相机被安装在NASA发射的月球重力场探测卫星“Grail”上,各地的学生们可以自己提交观测方案,“月球相机”则会按照学生们提交的拍摄目标进行拍摄并传回图像。这一项目让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月球探索过程,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
萨利的“月球相机”、哈里森的“火星一代”和王亚平的“太空教室”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麦考利夫的梦想:
我触摸未来,并通过教育来传递。
相关阅读:
学习、运动、社交样样优秀的完美模板,正在把女孩推向深渊
安妮斯顿的一小步,美国女性走了整整72年
隐形的女性
作者:Jasmine,《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公号创始人,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深度了解韦尔斯利,广度探讨文理教育及女性教育。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